發熱,又稱發燒,是在致熱源的作用下,或某些原因引起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紊亂,使產熱增多,散熱減少,體溫超出正常范圍而形成。其致病因很多,最常見的是感染,其次是結締組織。z原。,惡性腫瘤等。一般采用藥物或物理降溫可起到退燒的效果,但對于頑固性發熱,比如癌性發熱,以上兩種辦法并不見成效。
6月初,我院腫瘤科食管癌患者溫大爺,因持續高燒3天入院,一天內體溫最高可達39.0℃。完善相關檢查后,主管醫生給與常規藥物治療后未好轉。隨后,何大夫根據患者病情結合臨床經驗決定采用中醫針刺放血療法,即在患者耳尖角雙俞穴位,采用粗毫針,速刺速出,放出少量血液,此法有驅邪瀉火之功效。經首次治療后溫大爺體溫降至37.8℃,通過連續三天針刺放血治療后,體溫恢復至36.5℃。
穴位放血療法是指選用粗毫針針刺某些穴位或體表小靜脈速進速出,放出少量血液已達到治療某種疾病的目的。其操作簡單、安全,患者痛苦小、效果明顯,是一種特色的中醫綠色退熱療法!目前,此項中醫療法在醫院腫瘤科試行階段初見成效。
供稿:腫瘤科
編輯:宣傳科
|